服務熱線
86-21-54488867 / 4008202557
T/CNFIA 005.8-2019 堅果籽類食品質量等級 第8部分:生干杏核和杏仁
范圍
T/CNFIA 005 的本部分規定了整粒生干杏核和杏仁的質量等級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召回。
本部分適用于整粒生干杏核和杏仁的加工、銷售和檢驗。
術語和定義
SB/T 10670 和 GB 19300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杏核 apricot inshell
薔薇科杏屬植物杏的種子。
杏仁 apricot kernel
商薇科杏屬植物杏的種子的果仁。
異種率 percentage of dissimilar varieties
形狀和外觀各不相同的不同品種的杏仁,以質量百分比(%)計。
破損率 percentage of chipped and scratched kernels
加工導致的杏仁表皮損傷。若直徑大于3mm,屬于破損,以質量百分比(%)計。
外來雜質 percentage of foreign material
葉子、枝條、果殼、雜草塵土、碎石、昆蟲等。
蟲蝕粒 percentage of injured kernel
表面有蟲眼且傷及籽仁的顆粒。
霉變粒 percentage of mould kernel
因霉變其仁呈現黑色、棕色、褐色的顆粒。
不飽滿率 percentage of stunted or shriveled kernels
果仁干癟或其他原因少于正常果仁的1/2的顆粒,占總質量的比例,以質量百分比(%)計。
松散果仁 loose kernels
脫去果殼的仁,以質量計。
外觀及果殼缺陷 external or shell defects
有損果殼外觀的瑕疵,包括附著果肉、霉斑、異色及碎裂的果殼等, 以果核數計。
附著果肉果殼 adhering hull
原生果肉殘存物覆蓋了1/4或以上的果核。
霉斑果殼 moldy spots
果殼上的腐爛霉變斑點、黑色斑點覆蓋了果殼1/4或以上的大小的顆粒。
異色果殼 shell discoloration
果殼表面或內層的面積出天然色變為淺灰色至褐色或黑色,變色的總面積占果殼外部的1/4或以上。
杏仁缺陷 internal or kernel defects
本質上損害杏仁外觀、食用或裝運質量的任何缺陷,包括膠化、干枯(不成熟杏仁)、褐斑、褪色,以及導致杏仁或部分杏仁不適合人體食用的嚴重缺陷(包括腐爛、變質、蟲蝕和發霉等),以質量百分比計。
干癟或不成熟杏仁 shrivel or immature kernels
果仁的大小大于果殼容量的1/3,但少于1/2的顆粒。
蟲蝕粒 insect damaged kernels
表面有蟲眼且傷及籽仁的顆粒,包括含死蟲、蟲蛹、蟲絲顆粒,不含活蟲。
質量等級要求
感官要求
杏核應充分成熟,殼面潔凈,無露仁、出油、異味等。
等級指標要求
杏仁等級指標要求
應符合表1的規定。
杏核質量指標要求
應符合表2的規定。
杏核出仁率參考
杏核出仁率隨品種、產年及產地而變化,通常紙殼或軟殼品種出仁率比硬殼品種高。表3列出了常見品種的參考出仁率。
安全指標
應符合 GB 19300 的規定,真菌霉素指標要求按照 GB 2761 中的熟制堅果與籽類要求執行,具體要求參見附錄A。
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
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應符合 GB 14881 的規定。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生干杏核和杏仁安全指標
生干杏核和杏仁安全指標具體要求見表A.1。
檢驗方法
過氧化值(以脂肪計)/(g/100g) ≤ 0.08
酸價(以脂肪計,KOH)/(mg/g) ≤ 3
試樣前處理參照 GB 19300
GB 1930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
檢測分別依據 GB 5009.227 和 GB 5009.229 的規定
GB 5009.227-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
GB 5009.229-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
京都電子KEM 自動電位滴定儀 AT-7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