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86-21-54488867 / 4008202557
DL/T 669-2023 電力行業高溫作業分級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電力行業工作場所高溫作業分級的基本要求、分級依據、分級方法、分級結果和分級管理措施。
本文件適用于電力行業中火力發電企業、供電企業、電力施工企業工作場所高溫作業分級,其他電力企業參照執行。
術語和定義
GBZ 2.1、GBZ 2.2、GBZ/T 224、GBZ/T229.3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濕球黑球溫度指數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又稱WBGT指數,指綜合評價人體接觸作業環境熱負荷的一個基本參量。
室外WBGT=自然濕球溫度(°C)×0.7+黑球溫度(°C)×0.2+干球溫度(°C)×0.1
室內WBGT=自然濕球溫度(°C)×0.7+黑球溫度(°C)×0.3
[來源:GBZ/T 229.3-2010, 3.5]
高溫作業 heat stress work
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25°C的作業。
[來源:GBZ 2.2-2007, 10.1.1]
職業性中暑 occupational heat illness
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等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體力勞動強度指數 intensity index of physical work
區分體力勞動強度等級的指數。指數大,反映職工體力勞動強度大;指數小,反映職工體力勞動強度小。
[來源:GBZ 2.2-2007, 14.1.5]
熱習服 heat acclimatization
個體耐受熱強度能力漸進性增強的生理性適應過程。
[來源:GBZ/T 229.3-2010, 3.4]
熱應激反應 heat strain
由熱應激引起的全身性生理反應。
[來源:GBZ/T 224-2010, 3.7.1.2]
行動水平 action level
勞動者實際接觸高溫的水平已經達到需要用人單位采取職業接觸監測、職業衛生培訓、職業病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或行動的水平。
[來源:GBZ 2.1-2019, 3.9, 有修改]
基本要求
電力企業應堅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對高溫作業采取綜合控制措施,預防職業性中暑,保障作業人員職業健康。
高溫作業分級時,應綜合考慮作業人員體力勞動強度、接觸高溫作業時間、時間加權平均WBGT指數等因素。
高溫作業分級應與高溫定期檢測、日常監測相結合。
企業應按照高溫作業的分級結果對作業人員進行分級管理。
每年定期評估作業分級結果和預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評估結果提示可能與原分級結果不一致的,或因生產工藝、原輔料、設備等發生改變時應重新進行分級,并提出新的預防控制措施和建議。
分級結果應歸檔保存,并按相關要求進行告知。
高溫作業分級
分級依據
高溫作業分級的依據包括作業人員體力勞動強度、接觸高溫作業時間、時間加權平均WBGT指數。
分級方法
進行職業衛生調查,識別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環境中存在的高溫,確定存在高溫的工作場所及接觸高溫的作業人員。電力行業主要高溫工作場所及作業人員參見附錄A。
按照 GBZ/T 189.10 的規定,劃分高溫作業人員的體力勞動強度,分為四級,即輕勞動(I級)、中等勞動(II級)、重勞動(III級)和極重勞動(IV級)。電力行業常見職業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參見附錄B。
調查作業人員每個工作日內累計接觸高溫作業時間,以分鐘(min)計。
按照 GBZ/T 189.7、DL/T 799.5 的規定,對工作場所中的高溫進行測定,計算作業人員時間加權平均WBGT指數。
根據以上結果,對照表1判定是否達到行動水平。未達到行動水平,不進行高溫作業分級;達到行動水平,對照表2進行高溫作業分級。電力行業高溫作業分級示例參見附錄C。
分級結果
高溫作業按危害程度分為5級,即相對無害作業(0級)、輕度危害作業(1級)、中度危害作業(2級)、重度危害作業(3級)和極重度危害作業(4級)。
超過行動水平,未達到表2中高溫作業分級時,劃分為相對無害作業(0級)。超過行動水平,達到表2中高溫作業分級時,劃分為輕度危害作業(1級)、中度危害作業(2級)、重度危害作業(3級)和極重度危害作業(4級)。
分級結果僅適用于長袖襯衫和長褲工作服、紡織材料連褲工作服,如電力行業使用的純棉長袖工作服。穿著雙層紡織材料連褲工作服時,作業人員的時間加權平均WBGT指數增加3°C,再進行分級。不適用于穿著其他特殊防護工作服、3層及以上工作服。
分級管理措施
根據不同等級的高溫作業進行不同的衛生學監督和管理。分級越高,發生職業性中暑的危險度越高。
相對無害作業(0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可能對未熱習服的作業人員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應對作業人員進行職業衛生培訓。
輕度危害作業(1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可能對作業入員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應改善工作環境,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采取職業健康監護和防暑降溫措施,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保持作業人員的熱平衡。
中度危害作業(2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可能引起作業入員的健康危害。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強化防暑降溫措施,如提供清涼休息場所、改善作業休息的頻次與時間,調整高溫作業勞動-休息制度。
重度危害作業(3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很可能引起作業人員的健康危害,產生熱損傷。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強調進行熱應激監測,配備隔熱防護服,進一步降低作業人員高溫作業的單位時間比率。
極重度危害作業(4級):在目前的勞動條件下,極有可能引起作業人員的健康危害,產生嚴重的熱損傷。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必須實施作業前健康確認,嚴格進行熱應激監測和熱損傷防護措施, 通過改變工藝和工程措施減少或消除熱源,采取隔熱設施,并做好應急處置措施,改變作業方式, 嚴格限制作業人員高溫作業的單位時間比率。
京都電子KEM 濕球黑球溫度(WBGT)指數測定儀 WBGT-302